通行证:
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现代美术网”(www.zgxdms.com)是一个专业性美术门户网站。本网站提供以中国国内为主的美术资讯、展览报道、艺术评论文章、美术与收藏知识、写生基地推荐、知名艺术家相关资料及艺术家作品展示、各种美术机构介绍特别是艺术院校信息及其师生作品等等。充分发挥资讯、交流平台的作用,强调“学术性、专业性、严肃性”,面向全球书画市场,办文凭为艺术家、收藏家、鉴赏家、机构、协会、院校及其它一切书画爱好者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办文凭
首  页
精品之窗
美展艺讯
艺术动态
艺坛艺论
全景360°
美术家
美术界
美术星空
收藏拍卖
传播媒介
天南地北
现代画廊
论 坛
  您当前的页面:首页 >> 访谈录 >> 信息内容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
时间:2008-05-23  频道:访谈录  关键词:马书林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大众喜闻乐见的,不一定没有艺术性,大众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美术馆不是艺术家的,不能只对艺术家开放,美术馆是公众的美术馆。

● 让一辈子可以不进美术馆的人走进美术馆的大门。

    “美术馆应该是大众的美术馆”

      专访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

      3月21日,“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展”将在中国美术馆落下帷幕。这个为期两个月的大型展览引起公众的极大反响,创下了中国美术馆展览的参观纪录。



  3月3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巩汉林委员提交了一份《关于提高全民审美情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提案。他认为:国家博物馆和艺术馆不应成为一个机关和企业,应成为普及美育教育的基地。



  今天的美术馆是艺术家的美术馆还是大众的美术馆?3月11日,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敦煌艺术展盛况空前



  记者:“敦煌艺术展”3月21日即将落幕,这个展览在公众中引起极大反响,具体的参观情况是怎样的?



  马书林:这个展览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参观人数和参观者的反馈就是最好的说明。展览展到一个月时,已经接待了将近30万人次。3月8日当天,参观者达到了高峰,美术馆门口等待进馆参观的队伍像长龙一样。当天的参观人次是2.9万人,创下了中国美术馆当日参观量的纪录。开展50天时,展览已经接待了50多万观众。预计到展览结束,总参观人数将达到60万人,这个数字是非常可观的。



  观众这样热烈的场面,在我印象中,在2004年法国印象派展览时曾经出现过,但观众这次比那次的反应要强烈得多。法国印象派展览时日接待量最多时是1.4万人,51天总接待量是37万人,远远不及“敦煌展”。



  去敦煌还是去美术馆?



  记者:有美术界人士在参观后对展览提出批评,认为展厅局促,展出的复制品不足以显示敦煌真正的艺术成就。甚至,有人尖锐地指出,这个展览误导观众,“敦煌不过如此”,看过这个展览就削减了去敦煌实地参观的愿望。您怎么看这种观点?



  马书林: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来参观“敦煌展览”的观众各个阶层的都有,各个年龄段的都有,各种职业的都有,有专业的艺术工作者,有学生,有普通市民。从目前的反馈来看,公众对这次展览给予比较高的评价,当然也有人对展览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很正常。



  敦煌艺术品实际上在国内外都曾举办过多次展览,这次展览是第一次在美术馆举办,也是历届展览中规模最大、展出精品最多的一次。敦煌艺术研究院自建院以来一共临摹出12个洞窟、2000多幅壁画,这次展览的有10个洞窟、120 幅壁画和一些彩塑以及藏经洞里的文件。



  美术馆的敦煌展览目的是让公众对敦煌艺术有个初步了解,或者说让公众在家门口就能具体、直观地了解敦煌。我认为,学术性、艺术性、观赏性、思想性,观众在这个展览中都能体会到。



  这次展出的洞窟和作品不单纯是莫高窟的,还包括其他一些重要的或者很有特色的洞窟,这些洞窟在实地路途上和莫高窟有一定距离,即使游客去敦煌实地参观,可能也参观不到这些洞窟。这次来展览的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比较典型的洞窟,这些典型洞窟即使去敦煌实地参观也只能看到临摹品,这是为了保护敦煌艺术品真迹。



  另外我想说的是,这次展出的展品全部是复制品,因为敦煌艺术的特征就是不可移动性,这次展品的临摹工作全部由敦煌艺术研究院完成,临摹的仿真性很高,很尊重敦煌艺术原作。临摹工作做起来很艰苦,敦煌艺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敦煌数度寒暑、面壁洞窟,付出大量的心血,积累成这些艺术作品,这个展览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他们。



  我们的文化不是消融而是包容



  记者:中国美术馆一年大约举办多少场展览?其他展览的参观情况如何?



  马书林:大概有150到160场。各种展览的参观情况不太一样。我们举办过一些国际艺术展,反响也很好。比如我们做过“俄罗斯艺术三百年”“意大利艺术、意大利生活”的展览,反响都不错。但是和这次“敦煌艺术展”比,都没有达到这样的热烈程度。也有一些展览,适合从事艺术工作的专业人员参观,当然参观量就差一些。



  记者:作为国家美术馆,在这里举办的展览对于作品取材范畴和艺术水准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吗?



  马书林:首先一个,中国美术馆展览不局限于国内作品,既有国内的艺术展,也有国际艺术作品展。我们一方面要弘扬民族文化,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美术馆的展览展示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美术馆,我们希望公众体会到一点,我们的民族文化不是去消融其他民族的文化,而是以一种包容的心胸去接纳各种优秀的文化,是“兼容并包”的姿态。



  其次,从这次的“敦煌艺术展”就可以看出来,我们提倡一种“大美术”观念,不单单局限在绘画作品上。但是,作为国家美术馆,我们对于作品的艺术水准要求比较高。



  记者:艺术水准的高标准会不会导致“曲高和寡”?强调艺术性的展览会不会拉开与大众欣赏口味的距离?怎么保证展览能达到“雅俗共赏”?



  马书林:中国美术馆(国家级美术馆)应该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美术馆。无论从艺术创造还是艺术展示,都要尊重艺术差异,倡导多元化,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作品必须是健康的、有益的、没有精神污染的,能够引导大众审美趣味的,有艺术价值的,这是办展的原则。



  大众喜闻乐见的,不一定没有艺术性。大众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我们要相信群众的艺术眼光。这个从“敦煌艺术展” 上可以看出来,大众没有因为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就敬而远之,相反,大众对此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求美的欲望。



  让一辈子不进美术馆的人走进来



  马书林:这次“敦煌展”上显露出来的大众求知欲和审美情趣很让人欣喜,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美术馆人,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不是说公众不喜欢看美术展,而是办什么样的美术展才能让公众喜欢、满意。公众满意度是衡量美术馆办馆质量的根本标准。



  记者:这引申出一个问题,美术馆长久以来都被称作“艺术殿堂”。美术馆究竟是艺术家的殿堂,还是公众提高审美情趣的平台?



  马书林:美术馆不只是艺术家的,不能只对艺术家开放,现在这个观念已经很明确了,美术馆是公众的美术馆。所以我们近年来提出的工作目标越来越清晰,就是“面向大众,以人为本”。



  记者:虽然在观念上美术馆属于公众,但实际上,正如您所说,一年150余场美术展览中真正能引起一定社会反响的展览为数不多。有的人一辈子不进美术馆也并不觉得生活缺少了什么。使美术馆远离公众日常生活的,是展览的票价吗?



  马书林:我觉得不是票价的问题。同样的票价,有的展览大受欢迎,有的展览门可罗雀。这次的“敦煌展”我们没有调整过票价,为什么有这么多观众来参观?最重要的还是参展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吸引大众。



  我们去年策划了一个“农民——农民”的展览,也很成功。这是从现实角度切入、反映农民题材,反映当前社会的新现象新问题,和现实社会结合的紧密,大众也很喜欢。我们还策划了书法展、陶瓷展,这在过去的展览史从没有过,是开辟了新的领域。这些都是尝试。



  记者:今年博物馆将逐步对公众免费开放,那么公众什么时候可以免费走入中国美术馆的大门?



  马书林:按照国务院的征求意见稿,美术馆在博物馆的管理范畴中。至于下一步具体的免费开放方式,还有待探讨,现在主要是研究管理上的一些问题。



  记者:陈丹青先生曾经谈到中国的美术馆问题,他有一个观点是,中国现在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馆,更没有美术馆文化。您认为,真正的美术馆应该具备什么?什么是美术馆文化?



  马书林:文化生态无论它以多么现代多么新颖的载体形式存在,只有当它和大众产生共鸣,或者互动,才有意义。现在不是大众不懂得欣赏艺术,没有欣赏的素质,现在的问题是,美术馆如何引导公众的审美趣味,将大众吸引到美术馆里来,让一辈子可以不进美术馆的人走进美术馆的大门,这是美术馆人的责任和使命。这需要一个过程。
 
Google
 
  [上一条] [下一条]
  打印本页 【字号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评论: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文章的评论】 【查看参与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您想评论吗?!
中国现代美术网
     发表评论
  网上昵称
评论标题
  验证码   换一个
 
  评论属于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文明用语。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更多相关信息:
黄永玉:得这个奖,没思想准备    [2008年9月4日]
专访奥运会开幕式视觉特效艺术总设计师蔡国    [2008年8月14日]
吴冠中专访:捐赠的都是我最好的作品    [2008年8月3日]
中国画家范曾答记者问:多元文化自古有之     [2008年8月3日]
艾未未专访:艺术这块猪肉    [2008年7月27日]
美术史论家王伯敏的汶川记忆    [2008年6月3日]
朱金石王鲁炎谈“意派 中国抽象艺术30年    [2008年5月23日]
艾未未 《童话》结束以后还是会有时差的    [2008年5月23日]
   
 
   
 
 
 
首页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会员中心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客服电话:13659200006 邮箱:zgxdms@126.com  在线QQ:  中国现代美术网
Copyright ©1998 - 2008 中国现代美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m
兄弟建站制作维护 陕ICP备080021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