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现代美术网”(www.zgxdms.com)是一个专业性美术门户网站。本网站提供以中国国内为主的美术资讯、展览报道、艺术评论文章、美术与收藏知识、写生基地推荐、知名艺术家相关资料及艺术家作品展示、各种美术机构介绍特别是艺术院校信息及其师生作品等等。充分发挥资讯、交流平台的作用,强调“学术性、专业性、严肃性”,面向全球书画市场,办文凭为艺术家、收藏家、鉴赏家、机构、协会、院校及其它一切书画爱好者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办文凭
首  页
精品之窗
美展艺讯
艺术动态
艺坛艺论
全景360°
美术家
美术界
美术星空
收藏拍卖
传播媒介
天南地北
现代画廊
论 坛
  您当前的页面:首页 >> 博古论今 >> 信息内容  
 
08艺术展会将续演"双城记"
时间:2008-05-08  频道:博古论今  关键词:艺术展  来源:网络转载 
  艺术北京、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和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在2007年众多艺术媒体的关注下,不约而同地被排在了前三名的位置互作比较。事实上,“中艺博”和艺术北京因分家易主的昔日恩怨尚未了结,半路杀出的“上海当代” “问鼎老大”的气势更是让战事再度升级。最新的消息是,“上海当代”的操盘手皮埃尔已经和博罗尼亚展览集团分手,转而北上,正在和艺术北京方面谈判,共同操作今年9月的博览会,但对这一说法皮埃尔本人却持否定意见。2008年伊始,北京和上海这两个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战区已经充满了市场大战的硝烟。

  2007年被定义为“艺术展会京沪双城战”年,可以说是在情理之中。从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更名为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到艺术北京和“上海当代”各出奇招吸引展商和媒体注意,当然还有王一涵、董梦阳、皮埃尔这些操盘手的各种花边新闻,艺术展会的大事几乎无一例外都和这些紧密相关。因为这些名目各异的艺博会,其实都是在图谋中国甚至是泛亚洲地区的当代艺术市场。

  谁是老大?

  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曾是何等地让人期待——中国第一个国际标准的艺术展会,成长最快的亚洲艺术博览会……那时许多人不曾想到,短短两年,内部纷争不断、股东谈判决裂、原班人马分道扬镳另起炉灶,这就是后来的“艺术北京”和“中艺博”。

  “上海当代”的全力杀入,使得原本就被业界质疑的艺博会的膨胀危机进一步放大。原来对“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名称的争夺现在看来已经无足轻重,而面对画廊和藏家的资源争抢,几近饱和的艺博会市场很可能将其中的一家逼入绝境。

  2008年对于中国的当代艺术而言很有可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根据文化部市场司等有关部门的信息预测,在资本流动依然过剩的情况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将持续火爆,价格也会一路飙升到新高——2007年的秋季大拍相对乐观的成交额也间接印证了这一趋势。

  但是在中国,文化公司和展览公司申请博览会项目必须通过国家级文化机构申请批文。目前“上海当代”在中国会遇到以下问题:首先,相关产业政策的限制,“上海当代”是皮埃尔、洛伦索等国际操盘手的作品,虽然它有强势的资源整合能力,但同样要面对中国本土的游戏规则;其次,中国艺术博览会的作品等级制度,“上海当代”出现贴有“因政策原因,此件作品不能公开展出”字样的大木箱子摆在展厅里也就不足为奇。

  65岁的皮埃尔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评委会委员,这个经验丰富的老头儿对中国规矩的妥协在选人上表露无疑,周铁海就是最好的例证。2007年的“上海当代”,凭借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和把握,皮埃尔、洛伦索和周铁海相互配合,在京沪两地迅速打开局面。有媒体观点认为北京艺术圈“风急浪大”,皮埃尔选择周铁海和上海也是一种应对的策略。

  饮鸩止渴还是釜底抽薪?

  理论上,艺术博览会要做到“国际化、精品化、市场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入选画廊的标准。用何种手段吸引最优秀的画廊进场,操盘团队的力量必须足够强大,成功的运作经验和成交额也是硬指标。

  目前看来,画廊老板们更看重“上海当代”的画廊品质和可观的成交量,因为皮埃尔和洛伦索的号召力,吸引了更多有实力的买家来到上海。这无疑会让“中艺博”和艺术北京很郁闷,苦心经营好几届,却因两个“洋腕儿”的到来,直接影响了画廊的选择态度。

  “上海当代”在操作方面具有全球经验和品牌力量,而“中艺博”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推动参展商的国际化比例,艺术北京则说,中国艺博会最开始就握在董梦阳等人的手中,这个团队有最多的本土实践经验。

  但目前看来,在画廊入选的门槛上,“中艺博”和艺术北京的差别不是太大。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也在于团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上——“中艺博”从成立之初就号称:公司是一个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新锐之师”。然而,在艺术圈内,除了年轻,人脉和经验更为重要,对于大多数员工都是首次介入展会项目的“中艺博”来说,年轻其实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优势;同样,艺术北京也是在董梦阳挂帅下的一队新力量,开幕前的3小时展厅还在手忙脚乱的布置中,很多迹象表明,艺术北京的团队协作也不容乐观。

  事实上,对于参展画廊来说,卖得好才是硬道理,艺博会谁在做,怎么做都不是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当代”、艺术北京和“中艺博”只能挖空心思做好最关键的VIP藏家团队。

  “我们对走进画廊的人的年龄作一个评估:绝大多数人的年龄在30至60岁,从中国的历史现状看,这些人都出生在解放前后至‘文革’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教育处在渐渐恢复又转入尴尬的时期,艺术教育的苍白不可能让他们产生艺术消费的意识基础。”业界人士何鸿在针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购买人群分析时认为,大多数国内购买者因缺乏艺术教育背景,对艺术品的持有都是出于投机和升值的考虑。

  在这一层面上说,目前中国内地收藏家的目光还暂时停留在华人艺术品上,教育背景决定了这批人对当代艺术的认知和购买不可能在短时期内突飞猛进。应对这一现象,京沪艺博会都有不同的解释,“中艺博”和艺术北京强调的是泛亚洲地区的当代艺术,而“上海当代”则定位为“介于双年展和博览会之间的一个展会”。

  北京VS上海 :谁是中心?

  文化中心优势是北京的第一个“杀手锏”。这里聚集着中国最多的当红艺术家和收藏家,作为买卖双方中间一环的展会项目,肯定会选择资源最密集的地方展开生意。“北京具有最广大的购买力、最具规模的艺术家聚集区。”王一涵和董梦阳都曾不止一次强调过北京的区域优势。

  政策优势是北京的第二个利器。不可否认,“中艺博”和艺术北京的红火生意,凝聚着操盘团队的心力和智慧。但没有国家文化政策的全力扶持,北京的艺博会也不会有今天的发展态势。

  相比来说,上海在这方面则稍逊一筹,上海市政府基本上要以北京的艺博会案例作为参考,才能对艺博会的开展确立态度——以展示当代艺术知名的上海双年展在2000年就曾因外围展纷争几近被封杀。

  上海自近代以来就一直是中国的商业中心城市之一,又处在东南沿海的交通枢纽区,亘古以来的商业传统和精致的生活方式,使得这个城市具有别样的竞争力。如何把自己的绝对优势保持下去,把薄弱环节变得不弱,成为上海在新兴文化中心的竞争中扭转劣势的关键。上海的绝对优势在于2010年的世博会,这对于期待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上海来说,肯定是个绝佳的契机。

  无疑,在不同的城市背景下,三家艺博会即将展开贴身肉搏,对于“国际标准的艺术博览会”的一致定位,争资源、争奇招、争人才,这是必然的趋势。

  争资源。未来的北京,798、宋庄、酒厂的画廊繁荣仍将继续,上海的莫干山路也在扩展,北京的现在画廊在上海开设了分部,上海的三尚、苏河也进驻了北京。但是,纵观三家艺博会参展商,很少有画廊一年参与两次以上的展会项目。因此,争抢优秀画廊进场,无疑是三家博览会需要绞尽脑汁去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带给进场的画廊带去像样的买家。

  争奇招。据悉,2008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二层将采取“SOLO SHOW”的形式,每个展位展示一位优秀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这或许是2007“上海当代”推荐优秀青年艺术家的拷贝版;艺术北京2007年本来要在农展馆新旧两馆举办,最终因为旧馆的装修问题撤销了原定的主题展“七零八落”,2008年还没有透露新的计划,但数届秉承的“外围展”造势习惯,估计今年仍将继续;“上海当代”在打响第一炮之后,策展人制度必将会被发扬光大。

  争人才。2006年,“中艺博”的媒体总监李冬莉被前来参展的台湾罗芙奥拍卖公司挖走,续任的詹晨也在2007展会后离职,“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如果“中艺博”的骨干力量每年都要和团队作新的磨合,必然会折损公司的操盘实力和团队形象;艺术北京面对的也是大致相同的状况,李丽霞等与董梦阳合作多年的伙伴2007年也另谋他职;“上海当代”刚刚起步,中外联合的模式在文化差异的问题上必然需要时间来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对旧骨干的维护和新人才的争取将是2008年京沪艺博会的一个重要任务。

  京沪艺博会的较量,正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拉开。
 
Google
 
  [上一条] [下一条]
  打印本页 【字号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评论: 【目前共有 条对该文章的评论】 【查看参与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您想评论吗?!
中国现代美术网
     发表评论
  网上昵称
评论标题
  验证码   换一个
 
  评论属于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文明用语。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更多相关信息:
敢突破古人成法 清四僧书画艺术赏析    [2008年8月12日]
藏坏不如看坏    [2008年8月3日]
古代书画今春大放异彩    [2008年8月1日]
略论西方透视法和中国画远法之不同    [2008年7月23日]
古今人物画造型观比较    [2008年7月19日]
走进世界艺术馆:感受十九世纪“古典与唯美    [2008年5月18日]
五四时期名人书法受追捧 墨迹收藏热正兴起    [2008年5月9日]
十年前银币翻500倍达百万元    [2008年5月9日]
   
 
   
 
 
 
首页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会员中心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客服电话:13659200006 邮箱:zgxdms@126.com  在线QQ:  中国现代美术网
Copyright ©1998 - 2008 中国现代美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m
兄弟建站制作维护 陕ICP备080021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