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密码:
  立即注册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现代美术网”(www.zgxdms.com)是一个专业性美术门户网站。本网站提供以中国国内为主的美术资讯、展览报道、艺术评论文章、美术与收藏知识、写生基地推荐、知名艺术家相关资料及艺术家作品展示、各种美术机构介绍特别是艺术院校信息及其师生作品等等。充分发挥资讯、交流平台的作用,强调“学术性、专业性、严肃性”,面向全球书画市场,办文凭为艺术家、收藏家、鉴赏家、机构、协会、院校及其它一切书画爱好者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办文凭
首  页
精品之窗
美展艺讯
艺术动态
艺坛艺论
全景360°
美术家
美术界
美术星空
收藏拍卖
传播媒介
天南地北
现代画廊
论 坛
  您当前的页面:首页 >> 美术视野 >> 信息内容  
 
全球遭遇金融海啸 中国艺术品市场进深度调整期
时间:2008-10-09  频道:美术视野  关键词:中国艺术品市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金融动荡背景下的艺术品市场将何去何从?梅摩指数创始人之一的梅建平认为,“艺术品投资者要关注风险,要有一个长期持有的心理准备……艺术品投资需要理性的激情。”

  苏娅
 
  2000年纽约大学的一次午餐会上,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纽约大学教授梅建平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摩西教授(Michael Moses)的一次偶然交谈,为梅建平日后的研究方向找到了目标——运用经济学方法,为天马行空的艺术品市场建立投资参考指数。
 
  彼时,酷爱艺术品收藏的摩西教授悉心收集世界艺术品市场投资与回报数据已逾十个年头,摩西把300年来世界著名拍卖行的艺术品拍卖纪录搜集到一个数据库里,信息多达数百万条,所需要的是学经济的“同好”为这些数据进行模型分析。梅建平敏感地捕捉到艺术品金融问题研究的意义,他认为,用经济学的方法论研究一个全新的问题,非常有趣。“而艺术品可能是一个非理性的市场,价值受很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它到底是不是一个资产?它能不能量化?有没有规律?这些问题以前都没有答案,因此充满挑战,又乐趣无穷。”

  近两年来,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升温,梅建平与搭档摩西先生把研究目光聚焦于拉丁美洲、中国等尚处于艺术市场的边缘位置,又正在崛起中的艺术市场。

  “艺术即资本”,现任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的梅建平对世界艺术品投资及中国艺术品市场持乐观态度,然而,梅建平同时认为:“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和世界艺术品供求关系的影响,中国艺术品市场仍存在很多变数”,面对过去两周可谓惊心动魄的金融市场,中国艺术品市场前景如何?中国艺术品投资面临怎样的风险?如何规避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梅建平日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强调:“艺术品投资者应关注风险,有一个长期持有的心理准备,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将在2008年下半年和整个2009年进入深度调整期。”
 
  谁在收藏中国艺术品?
 
  《第一财经日报》:近两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非常红火,艺术品为什么对投资者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它的优势和价值是什么?

  梅建平:除了美学的价值,作为一种资产,它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它与其他资产的相关度很低,作为一个资产组合里的部分,它可以帮助对冲其他资产的风险。比如说用美国的数据来看,艺术品和股市回报基本上是独立的,股市不好的时候,艺术品市场有时候可能会好,它们之间可以有个互补。从长远来说,艺术品投资回报和股市回报基本上是相当的。

  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发表以后,世界上越来越多搞金融的人开始认识到艺术品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第三极”。
 
  《第一财经日报》:你曾预言,20年内,中国艺术品将成为世界艺术品收藏的主流,那时,人们会发现,20年前购买中国艺术品的价格仅仅是当前价格的三分之一。
 
  梅建平:如果中国能够顺利地和平发展,中国经济能够平稳地发展,并在二三十年内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话,中国艺术品将是回报最高的资产之一,而且我预言中国艺术品投资回报将超过中国的股市、房市。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当代艺术品屡创天价,人们不禁要问:到底谁在收藏中国艺术品?

  梅建平:有相当一部分是美国主流的藏家,我认为他们是在进行资产的配置,他们可能已经收藏了古典派、印象派、美国画派,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他们开始关注中国,关注中国艺术品,他们实际上是在跟踪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变化。
 
  有眼光和超前意识的藏家,虽然目前可能存在着一些泡沫,但从长远来看,中国当代艺术品和世界一流艺术品的价格之间,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还有一些赶时髦的藏家,这一批人有相当一部分是华尔街的对冲基金经理,他们的特征是年轻,他们的财富在很短的时间里积累起来,因此他们比较愿意追逐新奇事物。

  另一部分主流藏家来自整个大中华地区,他们出于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开始收藏华人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古董、当代艺术品。

  《第一财经日报》:凭借什么判断艺术品的投资回报?是凭直觉,还是周围人的议论、某位艺术家的口碑,或者干脆凭自己的“钱袋”?
 
  梅建平: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事实上,艺术品的投资回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次贷的影响最近已经可以看出。1991年,随着日经指数的崩盘,印象派艺术品市场下跌了60%之多,由此可见,在艺术品投资的领域里,有些因素是不可控的。美国次贷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整个一年世界经济都面临深度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艺术品投资都有相当大的风险。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建立中国艺术品基金的呼声很高,一些人开始进行尝试,这是不是一个适合的时机?

  梅建平:我认为略微早了一点。以基金为例,中国股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了基金这个产品,中国的基金是1998年出现的,股市发展了8年以后,基金这个产品才出现。
 
  但是我不反对有些机构和个人搞一些私募的艺术品基金进行尝试。艺术品基金作为一个金融产品,作为一种创新,应该鼓励,在这个过程中会暴露很多问题,便于政府进行规范和引导,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在艺术品市场成形以后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但现在艺术品市场还不够成熟。
 
  “艺术品投资需要理性的激情”
 
  《第一财经日报》:过去两周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可谓惊心动魄。在整个金融市场发生深度调整的过程中,艺术品市场面临哪些影响?
 
  梅建平:今年上半年梅摩指数中的艺术品总体市场指数,也就是说包括所有的收藏门类,这里主要指西洋画,包括美国画派、印象画派、当代、现代和古典画派的作品,整个上半年,这个市场上涨了5%。其中美国画派上半年下跌了12%,印象派的画,上升了11%,古典派的画上涨了8%,但是当代的画实际上是下降了0.1%不到,当代艺术品市场已经开始在调整。

  实际上美国画派的调整自去年已经开始,去年整个艺术品市场上升了差不多17%,但美国画派居然跌了4%。美国经济的变化已经从艺术品市场上反映出来,这个市场实际上是在走下坡路。印象派的作品上升了17%,古典画派的作品上升了12%,当代艺术的画上升了30%,印象派和古典画派的艺术相对来说承受冲击的能力比较强,但是当代艺术的画仍在进行调整。
 
  《第一财经日报》:这样的市场背景,对艺术品投资带来什么启示?
 
  梅建平:今年下半年的秋拍市场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当代艺术。至于今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怎么走,我个人认为,这个市场会有所调整,但调整以后,从长远来说,这个市场我还是相当看好的。

  《第一财经日报》:对于艺术品投资者有哪些忠告?

  梅建平:艺术品作为投资,有一定风险,而投资者很容易犯一个错误,他们往往会看到过去的一些高回报,简单地推论过去的高回报在今天会重演,金融业有一句常用的俗语:“过去并不代表未来。”投资者要关注风险,要有一个长期持有的心理准备,国外艺术品的平均持有时间为三十年,很难说两三年就可以有一个很高的回报,艺术品投资需要理性的激情。 
 
Google
 
  [下一条]
  打印本页 【字号 收藏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评论: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文章的评论】 【查看参与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您想评论吗?!
中国现代美术网
     发表评论
  网上昵称
评论标题
  验证码   换一个
 
  评论属于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文明用语。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更多相关信息:
探索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趋向    [2008年10月9日]
艺术市场还将面临多大震动    [2008年9月25日]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患上厌食症?    [2008年9月25日]
谁是艺术品市场的脊梁    [2008年9月22日]
艺术产业和中国当代艺术现状    [2008年9月16日]
艺术品消费时代来了?    [2008年9月13日]
亚艺节影像艺术展开幕 您也可以成为”艺术    [2008年9月13日]
艺术市场仍是“成长股”    [2008年9月13日]
   
 
   
 
 
 
首页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会员中心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客服电话:13659200006 邮箱:zgxdms@126.com  在线QQ:  中国现代美术网
Copyright ©1998 - 2008 中国现代美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m
兄弟建站制作维护 陕ICP备08002137号